可信组件

版权所有: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   闽ICP备14011719号  
地址:泉州市温陵路148号原粮食局7楼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泉州

关注公众号

最新热点

数字赋能 绿色发展丨祝贺金百利:荣获2023年福建省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贻庆食品杯”2023年南安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棋类比赛在新侨中学举办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晞一行莅临长汀盼盼指导!
全球棕榈油绿色转型关头,望向中国
“淄博烧烤”火到全国,淄博小饼“一饼难求”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升级,将上线营养健康科普栏目

9月8日,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升级仪式举行,针对日常生活中百姓关心的免疫力、营养不良、合理膳食等问题,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将推出《营养翻译官》栏目,以传递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

  2015年8月,新华网联合食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发起成立“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300余条原创辟谣信息。2018年8月,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新华网承办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发布权威辟谣稿件9000余篇。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田建新在此次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不合理的膳食行为,特别是高盐、高油、高糖摄入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促进全民健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陈健表示,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比普通食品对安全性要求更高。但从2018年以来历次专项整治情况来看,非经注册备案的特殊食品通过冒称特殊食品、虚假宣传特殊功能,损民害民情况比较严重。仅有47.8%的线下普通居民能依据“蓝帽子”专用标志来识别真正的保健食品,21.3%的普通消费者不能识别典型的虚假功效宣传。社会公众在营养和健康方面科学素养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特殊食品消费隐患,需要加大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