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
火锅食材新零售能否持续高速发展?
2020年,火锅烧烤食材新零售发展如火如荼,进入2021年,依然热度不减。1月初,家庭半成品新零售品牌“三餐有料”宣布完成两轮融资,融资数千万;1月底,安井旗下的火锅便利店品牌冻品先生,在厦门、苏州等6城加盟店同开;2月1日,成立不到3个月的火锅便利店查特熊,也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
今后,火锅食材新零售赛道还会不会持续高速发展?就这个问题,冷冻食品周刊邀请有关行业人士,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解读。
○增速会放缓,新产品和新服务形态继续发展
在唐硕琨看来,疫情是催化剂,是外部因素,虽然加速了火烧烧烤新零售业态的发展,但并不是本质原因。这个业态可以看做是居家买菜的另一种新形式,本质上是受消费人群和消费习惯发生变化驱动的。
比如,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军的90后、95后,这批人实际上并不会做饭,无法像60后、70后一样处理食材,所以,生鲜、冻品的半成品迎合了他们的需求。火锅、烧烤的烹饪方式比较简便,二者结合就形成了最适合新消费人群的产品形态。
即便是短期内外部因素消失,增速会放缓,但长期来看,适应新人群的产品和服务形态还是会继续发展。在家吃火锅、买食材、购半成品会成为消费常态。
○市场空间巨大,有待深挖
火锅烧烤食材新零售,抢的是年轻人在家吃饭这个场景的机会,无论是单人食还是家中聚餐,这个赛道的市场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选择最热门、最容易标准化的火锅烧烤品类下手,未来有可能会扩展到其他品类,彻底改造消费者购买食材、家中烹饪的方式。这也是这个行业最大的机会和价值。但这个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同质化,缺乏差异性,消费者很难对平台产生长期依赖。
对于火锅烧烤食材新零售品牌来说,如果规模没有达到一定体量,供应链成本、冷链配送成本就会很高,扩张有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亏损,从而带来资金链断裂风险。
○跑赢需加强管理,提高盈利能力
加盟速度一旦减慢,加上同质化问题凸显,这个赛道,便极具挑战。
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直营会占用极大的资金流,不利于企业攻城略地;加盟虽能更轻快扩张,但需要解决管控、产品、加盟商赚钱等诸多体系问题。类比其他赛道的加盟逻辑,最后能跑出来的一定是强管理、能让加盟商赚钱的品牌。
从加盟商的心态看,他们关心的是投入与产出比,选择加盟品牌,对方有标准化的体系,有自带的用户流量,会省心省力,但是需要与品牌分享利益。如果自创品牌,则需要从零做起,且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没有认知度,自己要做的事情会更多。但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益,不管哪一个,终归需要提高盈利能力。
○全国和区域品牌各有优劣势
目前,对于这个赛道的全国性品牌和深耕一方稳扎稳打的区域性品牌来说,各有优劣势。
全国扩张的品牌能更快地获得消费者认知,在其他品牌还没有进入时抢占消费者心智,但密度和规模不够时,成本很难平衡,可能会扩大亏损,企业风险加大。同时,如果区域内的密度不够,还可能会造成一些营销费用的浪费,花了较大的成本让消费者认知品牌,但没有形成购买力,甚至可能只是为后来者做了嫁衣。
而深耕区域的品牌,在区域内往往具有深厚的资源,也更容易平衡成本,但这类品牌的短板是天花板低,资金实力欠缺,很难抗衡来收割市场的大玩家。
“产品力”创意实战机构创始人 王金涛
○行业需要沉淀,值得深耕
王金涛表示,对于经历了高速成长的火锅烧烤食材新零售来说,慢下来才是常态。这个行业需要沉淀,前期的发展主要是在渠道上的快速突破,但并未在消费端形成快速成长。
总体来看,火锅食材会成为国民食材,在一部分消费群体中成为常态。这个行业有前景,值得深耕。保守估计,火锅食材赛道按5万家门店,平均单店日营业额3000元计算,每天有1.5亿元销售额,年销售额在500亿左右。
○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跟风
目前这个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一是盲目跟风;二是产品、渠道同质化严重,无异于贴身肉搏;三是过高估计消费者在家吃火锅的频次。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头部品牌占据资本优势和供应链优势,区域性品牌的优势在于,商品布局更适合本地消费者。品牌要想生存,一定要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
○最后拼的还是“供应链”
火锅食材连锁店的本质还是便利店,这个业态对消费者的最大价值就是便利,方便购买,一站式购齐。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最大的机会是“门店+线上”以及“供应链”。门店和线上融为一体,门店就是体验店和前置仓,线上可以作为重要的购物入口,但最后拼的还是供应链。
火锅烧烤食材行零售的终极价值,是开启了家庭厨房食材的标准化,以火锅食材为突破口的标准化食材,未来会成为更多家庭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