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组件

版权所有: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   闽ICP备14011719号  
地址:泉州市温陵路148号原粮食局7楼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泉州

关注公众号

最新热点

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联合福建省宾果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举办“食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沙龙”
首届“福建慈善奖”名单公布!达利食品、盼盼食品被授予“爱心捐赠企业(机构)奖”、许清流获“爱心捐赠个人奖”
祝贺!达利食品执行董事、副总裁许阳阳荣登“福布斯中国2023杰出商界女性100”榜单
亲亲食品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收入9.58亿元,毛利2.47亿元
“奋勇争先创新高、凝心聚力谱华章” ——盼盼食品集团2023年春季动员大会圆满成功

台商二代”杨棋崴:站在父亲的肩膀上逐梦前行

台胞杨棋崴胸怀梦想,勇闯海峡,在大陆推销青梅制品,传播青梅文化,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休闲食品市场。作为一名"台商二代",他本可以仰仗父亲,不用自己打拼。然而,不劳而获心不安,他相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杨棋崴接受媒体采访,讲述"登陆"创业故事

开足马力,把停工造成的损失抢回来

去年3月中旬,受冷空气南下影响,榕城福州连续多日阴雨绵绵,寒风阵阵。不过,在福州市永泰县的一处工地,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挖掘机、推土机轰鸣,来回穿梭,工人们有的砌墙,有的种树……又忙碌起来了。

"要加紧施工,把疫情期间落下的进度赶回来。"杨棋崴摊开公司项目规划图纸,向记者描绘起公司发展前景。

福州梅百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一期面积约4公顷,规划建设一个观光工厂,一个青梅制品展示厅,一个主题公园等,预计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杨棋崴告诉记者,公司还相中一期项目旁边一块大约67公顷的土地,目前正在跟永泰县政府洽谈,将作为二期工程,建设成为青梅文化创意园。

"集青梅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将一二三产结合在一起。"杨棋崴称,项目将在今年下半年完工,并投入运营。公司将研发青梅特色食品,打造当地青梅品牌,推广青梅文化。

捐款捐物,两岸同胞齐心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得知大陆急需口罩等医疗物资,人在台湾过年的杨棋崴立即行动,采购口罩,准备发往大陆,但是遭到台湾当局禁令,禁止口罩输出大陆。杨棋崴并没有因此放弃,1月底他又委托公司客户在日本采购了3000个口罩,捐赠给福州市永泰县红十字会,并于2月7日交付永泰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统筹使用。

截至目前,杨棋崴和父亲杨荣辉联合,先后向福建、湖南、浙江等地捐出善款、捐赠口罩等医疗物资、款物累计折合人民币大约100万元。

"两岸同胞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阻击战。"杨棋崴认为,病毒无情,同胞有爱,疫情一定会结束。

胸怀梦想,跨越海峡勇闯大陆

杨棋崴是一名"80后",毕业于日本东京明治大学,专业是企业管理。大学毕业后,杨棋崴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是留在台湾就业还是前来大陆协助父亲打理公司业务?杨棋崴面临重要抉择。

经过一番社会调查,杨棋崴发现,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快速,经济体量大,就业创业机会更多,这些都是台湾难以比拟的。杨棋崴的父亲杨荣辉担任泉州台协会会长多年,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贡献者、见证者,也鼓励他来大陆试试看。

"那时候的想法很明确,人生舞台肯定在大陆这边,所以要过来。"杨棋崴说,台湾市场太小,很多商业计划难以铺开。"想要突破,来大陆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有了西进大陆发展的初步意向,再加上父亲有意安排,2012年,杨棋崴踏上大陆的土地,进入父亲在福建泉州的食品公司上班,从基层一线做起。在父亲有步骤地引导下,杨棋崴心中萌发了一个梦想:创建休闲食品一流品牌,建立闻名海峡的"青梅食品王国"。

其实,早期杨棋崴对从事食品加工业并没有十足的兴趣。后来接触了解后,才慢慢有了"共鸣"。他说:"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转型升级,拓展休闲食品内销市场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杨棋崴的父亲杨荣辉西进大陆,来到福建省泉州市,创办泉州荣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蜜饯、果干、梅饼等休闲食品,出口日本、韩国和美国。至今,公司已经在大陆经营30多年,在福建泉州、诏安,浙江杭州、湖南、台湾都有设厂,拥有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具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营业收入逐年提高。目前,单泉州荣祺食品公司一家,每年加工青梅、生姜等农副产品约3万吨,年产值约2亿元人民币。

董事长杨荣辉介绍公司在大陆发展历程

进入21世纪,随着大陆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16年,已经在食品行业摸爬滚打四年多的杨棋崴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大陆休闲食品市场成长迅速,消费者众多,前景十分看好。于是,杨棋崴建议公司开辟新的生产线,生产适合内销的梅饼、梅酒等青梅制品,开发休闲食品内销市场。

"要提早布局,才能抢占先机。"杨棋崴说。

市场实践证明,杨棋崴的判断是正确的。八年前,杨棋崴刚来大陆的时候,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中内销是零,经过四年的拓展,目前,杨棋崴负责的内销市场已经占到公司年营业收入的三分之一。

躬身入局,只为人生不留白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特别是创业,失败率很高,遇到挑战和波折是常有的事。在大陆创业,杨棋崴当然也不会一帆风顺,他也曾经跌倒过,亏了钱。

在公司开始研发新品,涉猎内销市场的时候,因为生产品控不到位,造成大量损耗,亏损严重。但是,杨棋崴并没有想要放弃,"我一直保持着一种信念,我设定了人生目标,我要去完成它,过程越坎坷,以后越有人生故事可以讲。"

当然,杨棋崴是幸运的,他有个包容体贴的父亲。

"我父亲跟我讲,做错没关系。"杨棋崴说,父亲以鼓励的方式开导他:"从失败过程当中学到了什么?怎么避免下一次再发生。"

从车间一线员工,到车间主任,再到公司二把手,创立休闲食品品牌,目前还担任全国台企联青年委员会副执行长一职的杨棋崴已在大陆创业八年,跟着父亲学习企业管理,帮着经营父亲一手创办起来的家族企业,并发展壮大。

"想要成功,就得把困难的事做成。"成了杨棋崴的人生信条。

回顾这段"上阵父子兵"历程,杨棋崴说,父亲既是他的"啦啦队长",也是他的人生导师,他和父亲一起在大陆打拼,接续创业,父子感情如同海峡两岸不断融合发展,越来越深厚,彼此不能分离。

"登陆"创业,再不来又晚了

接受采访当天,杨棋崴从位于泉州市洛江区的公司出发,驾驶小汽车沿着福诏高速来到永泰工地。从泉州到永泰,只要一个小时多一点。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同样的路程,杨棋崴的父亲杨荣辉却要花六个多小时。

"这就是大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生动写照。"杨棋崴说,从2012年西进"登陆",八年来,亲眼见证大陆"加速度"向前奔跑。

杨棋崴发现,大陆人才资源多,竞争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不学习,持续提高技能,谁就面临被淘汰的境地。"他说,这是一种良性竞争的局面,大形势推着大家共同进步。

古人云,种一棵树,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登陆要趁早,布局要提前。"杨棋崴表示,希望有更多台湾青年来福建,到大陆工作生活,施展才华,成就事业。

饮水思源,我的祖先在大陆

海峡两岸同祖同宗,一脉相承,正所谓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福建和台湾语言相通,风俗相同,气候相近。这时,一个从小搁在杨棋崴心里的问题又浮现在脑海: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在哪?

经过族谱比对和实地探访,目前,杨棋崴和父亲杨荣辉只能确定他们的祖籍在福建漳州,具体地点和宗族祠堂尚不明确,暂时无法把他们在台湾老家的杨姓族谱和漳州杨姓族谱对接起来。

"我和父亲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在漳州祖地翻修或者重新盖一座宗祠。"杨棋崴说,父亲教育他做人要饮水思源,父子俩一定会一直探寻下去,追根溯源,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