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组件

版权所有: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   闽ICP备14011719号  
地址:泉州市温陵路148号原粮食局7楼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泉州

关注公众号

最新热点

奶酪的新国标实施2个月了,到底“谁家”的奶酪会被动?
暴利又“忽悠”的“儿童食品”,坑惨老母亲
卤味江湖风云再起:鸭脖滑坡,无骨鸡爪要上位?
代购最爱NO.3!日本零食如何让中国游客一年花掉30亿元?
覆盖范围更广 配送速度更快 即时零售成实体店增收的重要渠道

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尚俭崇信 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

 6月8日,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文明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26个部门联合主办的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北京启动。今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反对食品浪费不再仅仅是倡导和号召,而是已经生效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条文。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俭崇信 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为主题,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国务委员王勇出席主场活动并强调,食品安全直接关系民生福祉,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入宣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社会风尚,让尚俭崇信成为全民共识和自觉行动。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俭以养德、诚信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保障食品安全更需要尚俭崇信、德法并举。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需求不断提升,既要强化市场主体诚信自律,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又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勤俭节约,营养膳食,倡导理性消费,遏制食品浪费,共享食品安全成果。

  以法治方式守护“舌尖安全”

  王勇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大力推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个关口,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要深入推进食品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企业诚信守法经营。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全民参与,强化社会共治,把食品安全“防护网”织得更密更牢。

  “1—5月,各地公安机关破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900余名。”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局长吕武钦表示。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则介绍称,2020年1—4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食品安全犯罪案件3087件5989人,起诉7622件14396人,立案食品安全公益诉讼案件30914件。

  吕武钦表示,今年以来,公安部组织开展以食品领域等为重点的“昆仑2021”专项行动,紧盯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重拳打击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掺杂掺假等突出的食品安全犯罪,公安部挂牌督办了一批大要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有力维护食品安全,积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肉制品、保健食品、食用农产品、酒水饮料、调味品等重大典型案件情况,吕武钦在会上做了通报,并表示,针对当前通过电商直播平台销售假劣食品的新业态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公安机关加强网上巡查、深挖犯罪链条,江苏扬州公安机关侦破“11·02”利用直播平台销售伪劣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查获大量伪劣牛肉干,案值1000余万元。

  据胡卫列介绍,2020年以来,检察机关发布多批涉及惩治侵权假冒犯罪、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公益诉讼保护消费者权益等专题的典型案例,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网络庭审直播等多种方式宣传普法,力争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教育社会面的效果。

  近一年多来,全国检察机关坚持落实“处罚到人”,综合运用提出加大禁止令、从业禁止、罚金刑、没收财产刑适用力度等量刑建议,提高违法犯罪成本。胡卫列表示,通过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发挥民事追责功能,让侵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人“痛到不敢再犯”。

  食安形势稳中向好

  “2020年,完成抽检638万余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31%,比2019年略有降低,食品安全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司长段永升发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

  “全国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连续六年稳定在97%以上,今年第一季度为97.2%。”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黄修柱表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再上新台阶。

  段永升介绍称,从食品类别看,日常消费量大的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等30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低于总体不合格率。其中,乳制品、饼干、调味品等13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低于1%。从食品业态看,市场监管总局本级抽检的占市场份额较大企业生产的食品不合格率为0.58%,低于总体不合格率1.73个百分点;占市场份额较大的经营企业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为0.81%,低于总体不合格率1.5个百分点;网购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为2.3%,与总体不合格率持平。

  但段永升也表示,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抽检不合格率为1.79%,微生物污染超标问题抽检不合格率为2.83%,餐饮产品污染问题抽检不合格率为5.99%,其中小餐饮问题较为突出。

  对于农兽药残留问题,黄修柱表示,农业农村部坚持标准引领,制定农兽药残留限量及配套检测方法国家标准1.3万项,基本覆盖我国常用农兽药品种和主要食用农产品。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场)1800多个、“三园两场”1.8万个,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坚持绿色发展,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近10亿亩,三大主粮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严格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持续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黄修柱介绍,在“管出来”上,农业农村部注重“三个创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新问题发现机制,随机抽样开展风险监测,打好风险防控主动仗;创新检打联动模式,紧盯突出问题,强化巡查检查、监督抽查、飞行检查,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创新监管治理体系,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同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

  段永升表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风险控制到位、原因排查到位、整改复查到位、行政处罚到位、信息公开到位”等“五个到位”要求开展核查处置,并及时采取封存、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风险。据悉,2020年,全国共督促完成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任务13.6万件次,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3596吨,罚没金额10.93亿元。

  段永升提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结合监督抽检情况,对多次违反食品安全法受到处罚又不整改到位的,依法责令企业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违法情节严重的,一律从重处罚;相关从业人员符合行业禁入、罚款条件的,一律处罚到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通过排查处置风险隐患,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

  着眼未来,黄修柱表示,农业农村部要发挥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议作用,督促地方压实“三个责任”。此外,将加强县乡监管体系队伍建设,实施基层网格化监管。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

  形成食安执法司法合力

  胡卫列表示,为了形成食品安全执法司法合力,最高检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共同开展了落实食药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加大食品安全领域全链条保护力度。2020年7月,最高检等10部门共同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交流会商、联合培训、联合督察等工作机制。

  在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上,胡卫列指出,最高检与最高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就积极支持地方执法、司法部门深化实践探索形成共识,并于6月8日发布《会议纪要》,要求各地办案过程中准确把握惩罚性赔偿制度惩罚和预防的功能定位,根据违法行为人主观过错、经营状况、获利情况、财产状况、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提出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

  黄修柱表示,为切实解决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今年6月起,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高检等部门将联合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吕武钦也表示,下一步,公安部将继续深入推进“昆仑2021”专项行动,同时会同有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食用农产品问题,全链条维护“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

  餐饮节俭从源头到餐桌

  去年9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关于创新举措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粮食产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问题仍然存在,个别环节较为突出。大力促进节粮减损反对粮食浪费,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

  “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迫切需要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精准管控,系统推进粮食产业全链条节粮减损,以更好服务保障国民对数量充足、绿色优质的粮油食品供给需求。”主场活动上,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指出,节粮减损迫在眉睫,应全链发力、精准管控,以保障国民高品质粮油食品需求。

  吕军介绍,随着我国玉米、水稻机械联合收割率的大幅提升,国产收割机因精细化程度不够带来农作物损失和损伤两大难题。这既需要加强技术攻关,也需要提高操作人员水平。因此,紧盯收购环节,推广科技收粮正当其时。

  “目前,农户储粮占我国粮食产量一半左右,但由于设施条件简陋、烘干能力不足,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的损失达8%。”吕军指出,粮食储藏环节也是粮食浪费的主要环节。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户采用先进储粮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引导粮食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精细的服务。

  与此同时,我国粮食产销区域分布不均衡,粮食跨省流通、区域调剂数量越来越大,吕军介绍,袋装公路运输损耗率约3‰,而散装公路运输损耗可减少一半,因此迫切需要构建高效畅通、安全绿色的现代化粮食流通方式。

  而对于加工环节,吕军指出,“过度的粮食加工会降低出品率,造成不必要的粮食损失和营养流失。既需要全社会进一步宣传粮食健康营养消费知识,倡导健康营养的饮食理念,引导公众养成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也需要粮油企业坚持科学至上、健康为本。”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家喻户晓的文化传承。“从餐厅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讲,减少厨房浪费,在食材采购、后厨加工、科学存储、菜品设计、烹饪出品各个环节把好关,能够有效降低厨房成本,节约食材,提高效能。”2020年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国家队总教练李彤表示。

  在采购方面,李彤建议应做到三个“尽量”——尽量选用厨房周边近距离的食材,避免过度运输;尽可能选用应季食材,既提高菜品质量和菜品得率,又避免过度储存;尽量购买大包装产品,减少包装浪费和购买过度包装食品。同时,食材加工要物尽其用,在设计菜品时更加深入地考虑如何“立体”使用食材。此外,后厨管理“精打细算”也至关重要。“在厨余垃圾管理上想办法,在垃圾箱下面安装电子秤,每天统计厨余垃圾重量,监控厨房浪费,并在第二天订货时酌情减少订货数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5%左右的食材浪费。”李彤进一步解释。

  制止餐饮浪费,还要从孩子抓起,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党委书记、园长张秋萍表示,幼儿园给孩子们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空间。2011年,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创建了儿童食育工坊,让孩子们体验传统、健康的烹煮过程,享用自己烹饪的美食。孩子们通过体验劳动的辛苦,发自内心感受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据悉,多年来河南省实验幼儿园一直秉承“教育不与生命对接就不是真正的教育”的理念,致力于食育研究,把吃得好、吃得健康作为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基础,让孩子们从小懂得珍惜粮食、爱惜食物,习得健康饮食习惯,拥有身体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