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
日本的零食包装简直细致到“变态”!

今天就从普通人几乎每天都要光顾便利店,来瞧一瞧日本零食包装中那些“戳人”的小心思~
01
舔不舔酸奶盖
这是一个问题
“你喝酸奶时,舔不舔酸奶盖呢?”
这个问题简直可以和“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吃咸的”、“吃不吃香菜”“硬桃党还是软桃党”等等常问常新的话题,统统归入互联网“终极问题”。
但日本的酸奶盖告诉你,不论你站在哪一派,“我”全都要!
解决方法01:在酸奶盖上印上一些可爱的标语,不仅能轻松让“舔酸奶盖”这件事趣味十足,有时还能带来一些小感动呢。
▲ 北极熊的皮肤是黑色的
▲ 段子用完了 征求段子中
▲这里有美好的一天
▲盖子上的才最好吃
▲今天是大吉!
解决方法02:发明一款“不沾酸奶盖”,让强迫症患者连连称赞。
新款不沾酸奶盖模拟荷叶表面,对酸奶盖内侧进行特殊处理,不论处于什么状态下,酸奶盖都是清清爽爽。
两种对于酸奶盖的设计,都是充分考虑消费者使用体验,在细节处投入心思的精妙创意。
02
看得见的世界之外
还有看不见的爱
在日本买牛奶,你会发现牛奶盒上,有一个奇怪的圆弧形缺口。
之所以会这样设计,并不是人为故意损坏,而是有特意的区分的。
这样的缺口是专门为视觉障碍者设计的,并且只有在纯牛奶包装盒上会在做这样的区分,其他含有牛奶的乳制品并没有。
而这样的凹槽也可以,告诉视觉障碍者开口的正确位置。
除了牛奶盒子的贴心设计,在易拉罐的罐顶都会有「点字」,以此让视觉障碍者能够区分哪款类型的酒,以及酒精含量是多少。
03
日常之事
也应充满谢意
一件普通的盒装鲜奶,从在便利店选购到饮用完毕,依然能够见到设计者隐藏的惊喜。
当你把牛奶的另一侧展开时,你会发现:
▲谢谢你对回收资源做出的努力
在日本,号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喝完牛奶之后,将包装纸洗好、剪开、晾干,便于回收利用。这样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习惯之事,依然值得悄悄地表扬一下
在明治巧克力的包装盒上,同样有这样微小却懂人的细节:
▲开口处:请慢慢品尝
▲盒子底部:无论何时,都请再来享受一刻小憩
在加班加到烦躁,盒子里最后一巧克力也吃完的时候,一句温柔的话语就是莫大的安慰呀。
04
在打开这一步
更进一步
袋装零食如果从上方开口,吃到最后总是要伸手进去掏掏掏,或者危险试探着倒出来,弄脏手或者弄脏地板,很可能就是最终结果。
魔法切:日本零食包装上有时能见到的这个开口设计,在包装的开口处增多切口,能让消费者无论从哪个位置都能更加轻松地撕开包装。
V字型开口:与传统齿轮状开口相比,这样的设计使得在打开百力滋包装时,形成的V字型开口能展露更大的面积,使得拿取饼干更加便利。
在日本很常见的这种酱料包,在开启的方式上更是另辟蹊径。
酱料是液体,一般形态的包装经常在使用时出现撕开时溅出、挤到最后时酱料沾在手上的问题。
而“不沾手酱料包”只需要只要把酱料包开口处朝着食物,轻轻对折,一只手就完全OK~
这款便利店买来的布丁,在盒子底部做了一个“小机关”,按下这个小机关,空气进入盒子,布丁就能完整地脱落下来。
稍加装饰,就是给自己的小小犒劳或是招待客人的完美点心。
如果我说泡面的开封也有玄机,是不是很多人会觉得扯。因为泡面一拉即开已经足够简单便捷,不需要其他繁琐附加了。
但设计师们的构思,往往能更近一步。
打开泡面的方式只有一种,但压住泡面盖的物品却有千百种。泡面底部这张容易被忽视的贴纸,就是“正宗”的泡面盖。
轻松一贴,拯救你的kindle即将沦为专属泡面盖的命运图片
设计没有标准答案,更多像是“对折式”、“抽取式”的开口设计,都是在考虑食物自身形态、使用场景的基础之上,给出一个自己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