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组件

版权所有: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   闽ICP备14011719号  
地址:泉州市温陵路148号原粮食局7楼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泉州

关注公众号

最新热点

达利食品2022年财报:营收199.57亿元,家庭消费板块稳步增长
打造营养早餐3.0时代,回头客烘焙预制产品开创新赛道
伍氏企业美食闪耀亮相良之隆·2023第十一届中国食材电商节!
盼盼食品集团与福建联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暨5G全连接工厂项目签约
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荣获网商银行“最佳合作伙伴”,携手为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资金支持!

中绿集团孙少锋:匠心筑梦,驰者无疆

家族世代为农,好不容易走出了农村,成为一名公务员,却又放弃“铁饭碗”,回过头来当“农民”。30年前那位不走寻常路的少年,如今已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他一手创办的中绿集团是厦门经济特区的“三高”成长型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相关部委“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荣誉。截止2017年,中绿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定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高达52.18亿元。

孙少锋
 
福建省惠安县人,中绿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
 
现任厦门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厦门市工商联副主席、厦门市湖里区工商联(商会)主席(会长)、厦门市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福建省红十字会荣誉常务理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江西奉新县人大代表。
 

荣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厦门标杆企业家”“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建设者”。

放弃铁饭碗又回头当“农民”

出身农村的孙少锋,祖上均以土地耕作为生。从部队退伍后,孙少锋成为一名公务员,家族里的人都为他自豪,全家欢天喜地地感叹“家里终于有人不用再耕田了”。但自当兵后,敢拼、敢闯的种子开始在孙少峰心中生根发芽。进入体制没多久,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铁饭碗,“下海”了。

几代人在土地上的打拼,加之南方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让孙少锋看到了脚下这片土地蕴含的能量。90年代人民币汇率急剧下降,出口贸易挣美元,既挣利润又挣汇差;电视、报纸时不时报道WTO相关新闻……孙少锋认定国内即将迎来进出口贸易的大机遇,于是他锁定了农业贸易这个领域。
 
1998年,孙少锋创办了中绿(福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带领8人的小团队开始了与乡土共生的日子。当时,日本人多地少,农业技术发达,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农业技术长期处于较低水平。1998年,日本新鲜流通株式会社到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孙少锋以引进先进种植管理的决心和满腔的热情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敲开了日本农产品市场的大门。中绿以出口绿色新鲜果蔬起步,开始了农业发展之路。

“那时,家人非常不理解。好不容易家族里终于有人走上仕途,而我却又放弃转头回来当农民,没人支持我。”孙少锋说,“当时我心里只想着一定要做出样子来,一定要往高端农业发展。” 

仅用6年带领公司上市

日方看中了中方廉价的劳动力和租地成本,孙少锋则看中日方精细化的农业耕作经验。1998年,他一口气在惠安县走马埭租下800亩地,种上成片的农作物,包括西兰花、大葱、一号玉米、秋葵等,都属于国内首创引进。孙少锋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再雇佣土地上的农民来帮忙种地。这样,农民可以获得租金和工资的双份收益。
这种租赁种植模式,借鉴日本农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融合本土化形成的中绿模式,打破中国农业的传统之路,不仅为今天的土地流转探索了一条路子,也为推动国内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板。时任福建省省长的国家领导人曾四次到惠安调研考察,亲切地称呼孙少锋为“菜头”,鼓励他实行“一村一品”制,这也为后期中绿的品牌农业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为了尽快实现“高科技农业”,孙少锋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学习提升,不断跟随市场形式转变战略。在考察多个同行之后,孙少锋看到单一农产品出口的诸多弊端,于是他开始走上农产品初加工发展之路。

2004年,中绿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仅用6年时间,孙少锋就向国人、同行和家人证明了自己。中绿成功上市不仅让孙少锋首次跻身在福布斯富豪榜单,还创造了港交所的一项新纪录。公开招股时,中绿食品的认购率高达一千六百零三倍,市值最高峰超过一百亿港元,在福布斯中国一百家最具发展潜力企业榜中位列第八。上市当日,《华尔街日报》在其头版发布了消息,并评价中绿“这是一股绿色投资旋风”。香港上市之后,中绿的粗粮制品、罐头、果蔬、鲜果、饮料等八大类上百种产品,销售阵地由过去的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挺进欧美等先进发达国家。 

农业基地选择像“选妃”

“绿色农业是朝阳行业,是科学、高尚、精细而又蕴涵无限商机的行业。”孙少锋说,他从不后悔自己选择农业这条路。深耕农业22年,他看到中国农业发展的机会,也看到了我们与日本、欧美等世界一流农业国家的差距。也因此,他把“实现规模农业、资源农业、战略农业”当做奋斗目标,“任何一个企业走到前头之后,他考虑的就不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她就是行业的,民族的,身上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大。”孙少锋说,“这是甜蜜的负担,我甘之如饴。”
从高海拔的东北,到低海拔的福建,从高纬度的华北,到低纬度的华南……中绿在国内30个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建成总面积达60万亩的绿色种植基地,其中自营基地总面积24万亩。
“我们的基地选择跟古代皇帝选妃似的,周边百里不能有污染源,必须山好水好,还得确保土地表层1米没有紧实的土层。目前中绿的蔬菜基地分布在吉林、河北、湖北、江西、福建省的10余个区域,南北呼应,为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全局的农业产品基础保障。”中绿食品集团副总裁刘耀中告诉《商汇》记者。
基地确保绿色环保之后,接下来就是硬件了。自中绿成立以来,孙少锋持续加大对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建成了水利排灌系统、机耕道路和温室大棚,同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成立福建首家“农业院士工作站”;通过企业的“农业科学研究所”和“食品科学研究所”,运用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以及先进设备,进行蔬菜的反季节栽培和新品种培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年的军旅生涯,让孙少锋深刻体会到“武器”的重要性。对孙少锋来说,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是开启中绿“绿色梦·中国梦”的钥匙。
装备齐了,接下来就是行军路线。为了建立绿色农业产品供应体系,中绿以原材料种植区结合农商品精深加工厂为原则,缩短物流配送半径,打通生产区和主销区,形成一体化运营体系。在吉林白城、河北张家口、安徽阜阳、湖北天门、四川遂宁、江西奉新、福建惠安和漳浦等地全面布局十几座精深加工厂。完成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市场区域覆盖,生产加工厂房占地近4000亩,各类国内外大型农业种植机械化设备以及绿色农产品、食品生产线百余条,冷库储存能力超十万吨。 

与可口可乐合作只是为进一步创新

在中绿庞大的产品体系中,“中绿粗粮王”可谓是航母般的武器,她帮助中绿实现了又一次质的飞越。
多年前,孙少锋从美国农业部的一份报告中了解到,中国仅有25%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经达到80%。彼时中国农业部传出的另一条消息更令业界振奋,中国计划在2005-2008年间将加工食品在农业总产出中的比重提高到55%。
2008年,“中绿粗粮王”的谷物饮料在国内各大超市横空出世,让中绿在农业产业化道路上又一次走在前列。
“中绿依靠种植起家,除了要做足上游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优势之外,光明的出路,就是要做快消品,打通产业链,创造附加值。”事隔多年,孙少锋认定的方向未曾改变。他始终认为,向下游快消农业延伸,不仅可以整合上游的原材料资源,与新鲜或是初加工农产品相比,快消农业在市场规模和附加值上具有前者难以比拟的成长优势。
2015年,“中绿粗粮王”在集团销售额中的比重占到了七成,超过14亿。孙少锋凭借出奇制胜的营销策略,仅用时2年,便奠定中绿粗粮王在谷物饮料中的优势地位。
然而,就在 “粗粮王”蒸蒸日上之时,孙少锋却又做出惊人之举。
2016年,孙少锋的“中绿粗粮王”同可口可乐达成战略合作,以四亿美元的交易价进行交割。
当年汇源果汁与可口可乐的合作因各种原因搁浅,外界都以为中绿的这次接洽谈判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想到孙少锋却做成了。并且让可口可乐保留“中绿粗粮王”品牌,中绿集团则成为可口可乐的粗粮原材料供应商。
“中绿始终走在田间地头,与可口可乐的合作不是舍弃主业,而是步步铺垫,步步推陈出新。”孙少锋告诉《商汇》记者,继中绿粗粮王之后,他又开始布局农业食品板块,在农业及食品产业链上打造出“田园生活(全程绿色食材供应链品牌)”“中绿御膳良品(绿色餐饮快消品品牌)”“初粮当道(绿色烘焙健康食品品牌)” “颂佳人(高端伴手礼品牌)”“唛唛菓菓(休闲食品)”“孙老板の粉”等知名品牌。同时,以品牌资源为根基,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赋能线上战略渠道开发,积极构建58食品网、中绿生活馆及中绿鑫世纪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中绿做农旅必须是4.0版本

入伍那些年让孙少锋坚定了一个信念,即“听党话,跟党走”。除了不断成长中的农业食品板块外,孙少锋还在酝酿一个紧跟国家战略、贴紧时代风口的计划。
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文旅生活等产业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驱动。政策尚未落地,孙少锋就下定决心,以农业食品为根基力量,布局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2018年,他提出“产业双聚焦,资本双驱动”的经营战略,聚焦“农业食品”和“绿色农旅”两大产业,沉淀农业种植、品牌运作、绿色地产开发、产业投资等经验,以“一二三产融合,六产升级共生”为核心开发理念,全力打造中绿农旅产业平台。
“发展农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不是靠激情和资金就可以的,必须以产业为驱动,以农业为根本。中绿深耕农业多年,在全国布局经营,拥有明显的优势。”孙少锋表示,未来,中绿农旅计划在全国布局10个农旅特色小镇,努力成为中国农旅特色小镇第一品牌。
一开始做农业,孙少锋就打造了多个不平凡。做农旅,孙少锋说“肯定也要不一样”。中绿农旅以“一二三产融合、六产升级”为核心开发理念,创新农业新型发展模式,开创集“农业+、创业+、文旅+、生活+”融于一体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农旅4.0模式,挖掘地方特色,强调以产业驱动为核心,打造中绿绿色康养大平台,成为新型农旅产业模式的开创者和领航者。同时,全面整合吃、住、玩、娱、乐、购、休、养、学等多产业业态,融于小镇生态闭环中循环共生,实现绿色六产资源联动。
“最终我们就能实现‘田园变公园、田园变花园、田园变乐园、田园变家园、田园变创业园、田园变智慧园’的发展目标。”孙少锋说这话时眼睛闪着光。也是在那一刻,记者终于明白为什么孙少锋的着装那么像IT从业者,一件简单的T恤都在表达“中绿就是这么有活力”。

被孙少锋称之为4.0版的“中绿农旅”模式,是中绿“绿色健康生活大平台”落地的载体。2018年恰逢中绿创立二十周年,因此,“中绿农旅”也是孙少锋着眼于下一个二十年产业布局、打造千亿产业链的核心所在。目前,中绿农旅已在四川遂宁、江西奉新等地布局特色小镇,每个小镇都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资源,独具特色。

乐善好施,累计捐款4000万

在坚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作为厦门市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的孙少锋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益慈善活动,20多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近4000万元,主要用于救弱扶残、扶贫济困、救灾重建、儿童教育、防疫捐赠等。
近年来,中绿积极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号召,践行产业扶贫。在湖北、江西、四川等欠发达地区设置10余座工厂。为当地农民免费提供农业技术培训,联农带农,提供了上万个工作岗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孙少锋多次赴临夏州、昌吉州等地考察调研,入户慰问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厦门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100万用于西部扶贫;与甘肃省合作开展劳务输出,助力西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今年8月向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当地政府捐赠约10万元食品物资,助力稻城县脱贫攻坚。
疫情期间,在天门市防疫指挥部的统筹下,中绿湖北天门工厂紧急被征用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医学隔离留观场所。中绿积极配合“隔离区”建设,助力提高应对新冠肺炎防控能力,加强传染源的预防工作。同时,中绿还向厦门市红十字会、市红十字基金会捐赠30.5吨大米,为防疫战斗贡献绵薄之力。
 

作为集团的带头人,孙少锋从未以高高在上的领导身份自居,而是下沉基层。多年来,他始终保持上班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几乎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闽商‘爱拼敢赢’的特质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孙少锋说:“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对中绿人来说,保障国人舌尖上的安全、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前行,就是我们矢志追求的‘中绿梦’。能够将国家与企业、个人的梦想结合在一起,是莫大的幸福和荣耀。”